环评工程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备考试题(完整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趣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 )所作的规定。

A.技术

B.技术规范

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D.技术标准

2.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 )。

A.规范性 B.强制性

C.约束性 D.标准性

3.( )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

A.环境标准 B.环境措施

C.环境指标 D.环境质量标准

4.( )提供_r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地方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周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5.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

于其主要工作的是( )。

A.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

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杏

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

6.在标准体系方面,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 )。

A.国家级和地方级 B.地方级

7.( )以国家级标准为主。

A.国家标准 B.环境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 D_方法标准

8.20世纪80年代末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两项标准中的突出特点是:环境质量按( ),排放标准则根据( )确定分级排放限值。

A.功能分类保护水域功能 B.功能分类 保护水环境质量

C.区域综合 治理水域功能 D.区域综合 治理水环境质量

9.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所管辖区域环境要素的( )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

A.使用目的 B.管理目的 C.检测目的 D.排放标准

10.在实行总量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 )。

A.污染物数量 B.污染物排放浓度

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D.污染物排放的种类

11.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 )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A.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数量标准 D.污染物浓度及种类

12.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泛参与原则

13.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 )。

A.可行性分析 B.环境因素分析

C.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D.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14.下列识别方法中不属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的是( )。

A.矩阵法 B.网络法

C.数值模拟法 D.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15.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选项中反映评价因子不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是( )。

A.主要特征

B.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

C.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

D.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及排污特征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 )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要素 D.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要求

17.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划分( )级。

A.1 B.2 C.3 D.4

18.不属于各环境要素专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建设项目工程时间 B.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D.环境功能区划

19.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不包括( )。

A.工程性质 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

C.污染物排放特点 D.工程建设过程

20.环境空气敏感区的评价范围包括( )类功能区。

A.1 B.2 C.3 D.4

21.特征污染物指( )。

A.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外的特有污染物

B.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特有污染物

C.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常规污染物

D.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常规污染物及特有污染物

22.简单地形是指距离污染源中心点( )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

A.2 B.3 C.4 D.5

23.对于存在多源情况下的建设项目,简单地形与复杂地形的判断可用该项目( )的

污染源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A.几何高度最高 B.几何高度最低

C.测量高度最高 D.测量高度最低

2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25.( )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

限值综合判定。

A.正常工况下 B.非正常工况下

C.正常排放下 D.非正常排放下

26一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D.四级

27.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8.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 )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A.最低者 B.中级 C.低级 D.最高者

29.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0.( )评价应选择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

A.一、二级 B.二、三级 C.三、四级 D.一、四级

3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kin。

A.2 B.4 C.5 D.6

32.在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A.过往的 B.近几年 C.未获批准的 D.已批准的

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 )途径。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34.大气环境评价的现状监测中,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 )

A.监测因子 B.评价因子 C.影响因子 D.重要因子

35.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问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A.4 B.5 C.6 D.7

36.大气环境评价中的检测布点要求中的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个。

A.6 B.8 C.10 D.12

37.大中河流,当弯衄系数为( )时,可视为弯曲河流。

A.0.6 B.1.3 C.1.2 D.1_4

38.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

不同距离,加密布设( )个监测点。

39.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A.5 B.10 C.15 D.20

40.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景的周边环境应符台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

A.小于30。 B.大于30。 C.小于20。 D.大于20。

4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应有( )采样捕集空问,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A.20()0 B.2200 C.2500 D.2700

42.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 )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A.5~8 B.3~8 C.4~9 n15~20

43.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大于40km【 B.小于40km c.小于50km D.大于50km

44.生态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 )状况进行评价。

A.区域生物群落 B.区域生态系统

C.区域生物种群 D.区域生态环境

45.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6.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

C.质量指标法 D.生产力评价法

47.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 )(北京时问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3次 D.每日4次

48.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 )次的连续观测资料。

A.6 B.12 C.24 D.36

49.低于第( )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A.1 B.2 C.3 D.4

50.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 )的排放量。

A.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B.冷却水

C.不含热量的冷却水 D_含热量的冷却水

51.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 )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A.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

B,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大小

C.污水巾拟预测的污染物多少及污染物种类的多少

D.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

52.复杂污水水质中的污染物类型数是大于等于( ),或者只含有随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 )。

A.2,8 B.2,lO C.3,8 D.3,10

53.开发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要预测可能的固体废物的类型,确定相应( )处理方式。

A.分类 B.分级 C.分层 D.集中

54.在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内,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 )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A.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B.水域功能环境评价标准要求的范围

C.水域功能水环境中污染物标准要求的范围

D.水域功能标准要求的范嗣

55.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 )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A.污水排放方式 、 B.河流流向

C.污水排放量大小 D.河流规模

56.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渊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 )。

A.排放范围 B.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

C.环境评价范围 D.现状调查直径

57.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 ),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A.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 B.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时

C.枯水期水质劣于丰水期时 D.枯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时

58.( )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 B.平水期的水域

C.丰水期的水域 D.枯水期水域

59.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 )进行。

A.丰水期 B.枯水期 c.平水期 D.冰封期

60.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 )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A.评价范围 B.评价级别 C.评级类型 D.评价方法

61.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 ),一般不进行实测。

A.数学分析法 B.大众参与

C.模型分析法 D.收集资料的方法

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 )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A.评价对象 B.供水水源

C.环境影响分析对象 D.供水水样分析

6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 )临界量的功能单位。

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等于或低于 D.超过

6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I类是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 )的建设项目。

A.水环境变化 B.水质变坏

C.水体平衡破坏 D.水质污染

6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呵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 )、预测评价及报告编写阶段。

A.工程调查 B.工程分析阶段

C.工程环境分析方法 D.环境特征分析

6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准备阶段,在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之后,需确定评价上作等级和( )。

A.评价内容 B.评价目标 C.评价重点 D.评价范围

6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建设项目( )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A.评价重点 B.评价范围

C.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D.初步工程分析

68.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 )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生产运行 B.建设期 C.施工期 D.服务期满后

69.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中废水渗漏引起地下水( )、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A.水域面积 B.水位 C.水文变化 D.水质

70.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A.水文条件 B_水质条件

C.影响类型 D.水污染源分析

71.地下水环境影响中的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

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A.水质条件 B.气象条件

C.水文地质条件 D.包气带防污性能

72.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 ),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

A.污水水污染物数量 B.污水水质指标数量

C.污水水质变化情况 D.污水水质指标变化

73.当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和根据污水水质指标数量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取( )别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

A.低级 B.中级 C.较高级 D.高级

7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

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引起的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B.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

C.引起的地下水水温气候变化情况 T).引起的地下水微生物群的变化情况

75.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 )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人侵、湿地退化等。

A.水位下降 H.水质变化

C.断面垂线变化 D.横断面的变化

76.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 )。

A.地表层 B.断面层 C.包气带 D.水平面

7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当I类建没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 )为

调查评价范围。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块段

C.地下水质条件 D.地下水水文条件

78.对【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 )、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A.排放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B.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C.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去向 D.排放量,排放途径

79.建设项目弼水排放强度可分为( )级。

A.1 B.2 C.3 D.4

80.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可用( )来表示.分为大、中、小三级。

A.影响直径 B.影响半径 c.水位高度 D.水质变化

8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要求中指出,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同时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 )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1 B.1.5 C.2 D.2.5

8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 )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A.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 B.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C.地下水环境的性质 D.地下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

83.要评价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情况,就需要做好声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工作和( )评价工作。

A.声环境影响评价 B.声环境影响

C.声环境影响预测 D,声环境影响监测检查

84.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 ),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A.详细评价 B.具体评价 C.分类评价 D.特殊评价

85.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

国和网校预祝广大环评工程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环评工程师考试报名事宜、考试信息、培训信息,可拨打国和网校全国客服电话010-62983637,或登录国和网校官方网站www.gohoedu.com 。如果您感觉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下面分享一下吧!
环评工程师课程试听

环评工程师相关文章

考试图书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大纲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折扣价:¥10.00 元

原 价:¥10.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折扣价:¥75.00 元

原 价:¥75.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折扣价:¥56.00 元

原 价:¥56.0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折扣价:¥106.00 元

原 价:¥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