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固体废物建设项目案例分析复习内容

国和网校  [2007-12-06 18:24:00 ]  【
    此类项目属社会区域类建设项目。
    一、固体废物建设项目分类1、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3、危险废物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4、危险废物焚烧厂——《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此类项目环评的关键问题是场址选择,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大气污染物(焚烧及填埋场产生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评价重点应为:处理工艺的可行性、选址合理性及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案例分析要点1、主要环境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地表径流),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无组织排放可能产生燃烧爆炸);(3)垃圾运输及填埋场作业产生的噪声;(4)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破坏和对景观的影响;(5)填埋场孳生的害虫等可能传染疾病;(6)填埋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2、工程分析中特殊要求(一般内容见:05技p20及p32中各项)
    (1)项目组成:储运工程要包括:收集、中转、贮存以及运输方式与路线等。
    必须建设的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括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收集和处理系统(防渗层及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防渗层的渗透系统k≤10-7cm/s.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导排气系统)。其他还有:建筑物应保持良好通风;设计时应设有导流坝和顺水沟,将自然降水排出场外或进入蓄水池等。
    (2)评价时段要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封场后)三个时期。
    对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扬尘、弃石、弃土、植被破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措施。
    运行期应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污染流程,包括工艺流程、排污点分布、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速率。分析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还包括监测(生产过程与环境)、控制及风险应急系统。
    服务期满后(封场后)应给出处置设施服务期满后防止污染和恢复生态的方案。长期监测与管理体系、制度。
    (3)主要污染因子:控制项目+常规污染因子。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无组织排放限值: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1.0mg/m3.恶臭物质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见05导p171)
    垃圾渗滤液控制项目:ss、cod、bod5、氨氮和大肠菌值。限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标准值。由环保部门确定的其他控制项目,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选址要求:(1)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3)不得建在下列地区: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居民密集居住区。
    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4、环评主要工作内容:(1)选址合理性论证(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工程污染因素分析(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三、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设项目案例分析要点主要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尾矿库坝不属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2、项目组成:贮存设施设计原则: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一般要求: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3d.除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4、选址要求(1)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2)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4)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5)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6)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7)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 cm/s.
    四、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项目案例分析要点1、场址选择(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2)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8)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9)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10)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11)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2、填埋场入场要求(1)下列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1)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996)中的标准值并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表5-1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根据gb 5086和gb/t 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2)下列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根据gb 5086和gb/t 15555.1~15555.11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gb 18598-2001表5-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根据gb 5086和gb/t 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液体废物。
    (3)下列废物禁止填埋:医疗废物;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3、填埋场设计与施工的环境保护和运行管理要求填埋场应设预处理站,预处理站包括废物临时堆放、分捡破碎、减容减量处理、稳定化养护等设施。
    填埋场必须设置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集排水系统和集排气系统。
    填埋场周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其宽度不应小于10m.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且其厚度不应小于2m.应根据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分别采用天然材料衬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作为防渗层。(关于渗透系数的要求各有不同)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运行不能暴露在露天进行,必须有遮雨设备,以防止雨水与未进行最终覆盖的废物接触。
    4、评价监测因子:控制项目+当地环保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有渗滤液、排出气体、噪声。
    (1)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后方可排放。(若有地方标准,应执行地方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危险废物填埋场废物渗滤液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ph值,ss、bod5、codcr、氨氮,磷酸盐(以p计)
    (3)地下水监测因子常规测定项目为:浊度,ph值,可溶性固体,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大肠杆菌总数。
    (4)填埋场排出的气体应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执行。
    (5)填埋场在作业期间,噪声控制应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规定执行。
    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都包括:水、大气、噪声、生态(包括水土流失)和景观等几个方面。填埋场评价和预测的主要内容:(1)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预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区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垃圾渗滤液的环境影响时,还应考虑非正常情况下如防渗层破裂对地下水污染的分析。
    (2)大气环境:施工扬尘、填埋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填埋场废气对填埋场周围环境和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3)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区若位于低山丘陵区,则建设期对植被的破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
    (5)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建设填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弃土堆放等给选址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和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