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复习辅导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选讲义(13)

国和网校  [2009-09-19 15:36:00 ]  【

 一.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lesson.asp?top=705&up=1054"></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705-1054.js"></script>

大纲的要求

  1.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1.评价工作等级的分级:

  1.1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具体看教材70页、71页表4-1和4-2一级评价最为详细,依此类推。

  不同级别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等相应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1.2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

  ⑴污水量:污水排放量(m3/d)分为五个等级。

  ·Q≥20000

  ·20000>Q≥10000

  ·10000>Q≥5000

  ·5000>Q≥1000

  ·1000>Q≥200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⑵污染物分类: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①持久性污染物;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酸和碱(以pH值表征)④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⑶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⑷地面水域的规模: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分为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和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及水面面积划分为大湖(库)、中湖(库)、和小湖(库)。见教材72页表。

  ⑸水质类别:地面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类。

  二.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

  大纲的要求:

  1.熟悉地面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2.熟悉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3.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4.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5.掌握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⑴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⑵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⑶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⑷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2.环境现状调查时期的要求:环境现状调查时期与水期(潮期)的划分相对应。河流、河口、湖泊与水库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划分;海湾按大潮期和小潮期划分。北方地区可以划分冰封期和非冰封期。

  对于不同的评价等级,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不同。详见教材73页表4-3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3.点污染源调查

  3.1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点污染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评价级别较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

  3.2点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选择下述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调查:⑴点源的排放。调查确定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或集中排放)。⑵排放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⑶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⑷废(污)水的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水质状况等。

  4.水质调查与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4.1水质调查的原则:水质调查应尽量使用现有数据资料,资料不足时应实测。

  4.2水质参数的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如: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非离子氨等),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5.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

  5.1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遵循以下原则:⑴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⑵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⑶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处)附近。⑷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⑸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5.2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每个断面处按照河宽布设水质取样垂线。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据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5.3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5.4水样的对待: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6.河口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原则: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取样点的布设和水样的对待与河流部分要求相同。

  7.湖泊、水库水质取样位置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7.1取样位置的布设: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每个取样位置的间隔可参考教材中表格。

  7.2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设置:每个位置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

  ⑴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小于0.5m;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湖库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⑵小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水面下0.5m,并距湖库底不小于0.5m处设一取样点;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取一个水样。

  7.3水样的对待:小型湖泊与水库,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8. 海湾取样位置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8.1取样位置的布设:海湾水质取样位置的设置主要考虑污水排放量、评价工作等级,一般按照一定的水域面积布设水质取样位置。在海湾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相应评价等级的调查范围,并能切实反映海湾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或方格网布点的方法。

  8.2取样位置上取样点:每个位置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水深小于等于1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此点距海底不应小于0.5m;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且距海底不小于0.5m处,分别设取样点。

  8.3水样的对待: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有一个水样,即在水深大于10m时,将两个水深所取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以不进行混合。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

  大纲的要求

  熟悉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原则(本内容大纲有要求,但教材中没相关内容)

  1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原则:现状评价是水质调查的继续。评价水质现状主要采用文字分析与描述,并辅之以数学表达式。在文字分析与描述中,有时可采用检出率、超标率等统计值。数学表达式分两种:一种用于单项水质参数评价。简单明了,可以直接了解该水质参数现状与标准的关系,一般均可采用;另一种用于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只在调查的水质参数较多时应用。此方法只能了解多个水质参数的综合现状与相应标准的综合情况之间的某种相对关系。

  2.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即超标了。

  3.单项评价建议采用标准指数法;多项评价方法有: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和算术平均法。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