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2015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2015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将教育问题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做出这一论述的报告是( )

A.十三大报告

B.十四大报告

D.十八大报告

C.十六大报告

【答案】D

【解析】略。

2.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因的问题上,“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外在的力量决定的。下列观点中属于“外铄论”的是( )

A.白板说

B.性善论

C.性恶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A

【解析】外铄论的思想从哲学止可以说是发轫于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的“白板说”。因此,A项正确

3.小明被老师的新发型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注意听课。这属于( )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稳定

【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吸引。

4.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要求;教师在对待有偿家教的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受限制进行

B.自觉抵制

C.按质论价

D.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B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关于“为人师表”方面要求教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故答案正确。

5.由一线教师和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活动,并且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一般被称为( )(常考)

A.观察研究

B.调查研究

C.行动研究

D.文献研究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内涵。

6.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常常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概念下面画线。这种方法是利(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题f中的做法正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故B项正确。

7.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方面的要求,除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外,还包括( )

A.思维与想象

B.理解与应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实践与创新

【答案】C

【解析】略

8.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在完成较为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该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常考)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非常低的水

【答案】A

【解析】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点,动机激起水平达到中等偏高的最佳状态。

9.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具有母法地位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扣国教育法》

【答案】D

【解析】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处于“母法”和“根本大法”的地位。

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前后一样

D.无规律

【答案】B

【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11.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以纲要的形式阐明某一学段的某一学科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目标

【答案】B

【解析】题千所述为课程标准的内涵。

12.张明既想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牙盾心理。例如,有些同学想当班干部为其他同学服务,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

13.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方便而广泛地使用的是( )

A.言语直观

B.模像直观

C.实物直观

D.图像直观

【答案】A

【解析】言语直观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感性材料来源更丰富,是教学中大量采用的直观方式。

1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要求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因此题目中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故C项正确。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答案】√

【解析】略。

16.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个因素中,道德认识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主要依据。( )

【答案】×

【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也是衡Ff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1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

【答案】√

【解析】略。

18.基础教育等同于义务教育。( )

【答案】×

【解析】义务教育作为依法强制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一定年限教育的制度,~般都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或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基础教育不仅仅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全部或其中的某一阶段称为“义务教育”。我们既要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19.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易混)( )

【答案】×

【解析】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的高低,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但气质对人在不同性质的活动中的适应性,甚至活动的效率却有一定的影响。性格表现r~个人的品德,受人的地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20.某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纪律,把两个在课堂上随意讲话的学生赶出教室。该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

【答案】√

【解析】该教师的做法违反厂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1.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一般称为地方课程。( )

【答案】×

【解析】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22.最近发展区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

【答案】√

【解析】略

2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结束后实施,用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区别学生的优良程度。(易错)

【答案】×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面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4.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这属于正强化。

【答案】×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负强化的内涵。故该说法错误。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6分)

25.结合当前中小学教学实际,谈诙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常考)

【答案】

【解析】(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注意:①问题要小而精;②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③要有适当的难度;④要富有启发性。(2)设置合适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但是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4)表达明确的期望。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已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教师在反馈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反馈必须明确、具体,特别是对年幼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动机效应的努力归因;②反馈必须及时,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以免学生延续类似的错误;③反馈必须是经常性的,使学生能够付出最大的努力。(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7)有效地运用表扬。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并对其适当的行为进行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态,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教师在运用竞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手段;②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③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④提倡团体竞争;⑤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竞争。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26.某班级是一个有名的“乱班”,在近半年内先后有两位同学因打架受到学校批评和处理。教室内垃圾遍地,脏乱不堪。这个班级里的几个“刺儿头”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敲桌子、乱起哄,扰乱课堂秩序。在该班级任课的几位老师对少数同学的“调皮捣蛋”也是极为头疼,并且多次向班主任说明情况,表示不满。有一位青年女教师甚至被学生的“乱起哄”而气得大哭,向学校提出不再担任该班级的任课老师的请求。班里的学生干部对少数同学的违纪行为也是束手无策。班里虽然也有不少的同学希望能够有一个理想的班级环境,但是对于这种现象也是心灰意冷。

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你是该班班主任,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变班级面貌?(6分)

(2)你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备什么特征?(4分)

【答案】

【解析】(1)从案例中不难看出,“乱班”形成的原因有班级目标不明确、班干部能力有限、班级制度欠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作不力等。面对这样“失控”的班级,作为班主任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改善班级面貌: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首先,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③制定班级制度。班级制度的制定要在班主任指导下经过学生民主讨论并通过宣讲和示范,获得学生的认同,被学生接受,促进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使学生最终达到把制度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精神需要。④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舆论的积极影响弱化和抑制其消极影响,运用舆论导向的功能,努力形成一种扬正抑邪的威力。为此'班主任需要进行大量的正面宣传,使全班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此外,班主任还需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⑤注重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协同管理。科任教师应当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及时、定期地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反映既不是矛盾和问题的转交,也不是“告状式”的简单反映,更不是。粗暴式,,的将犯有错误的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而是反映学生中存在的消极错误的东西,同时也反映学生身上值得肯定、发扬的积极面。

(2)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③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④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及团结、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

国和网校预祝广大特岗教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特岗教师考试报名事宜、考试信息、培训信息,可拨打国和网校全国客服电话010-62983637,或登录国和网校官方网站www.gohoedu.com 。如果您感觉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下面分享一下吧!
特岗教师课程试听

特岗教师相关文章

考试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