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5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重点讲义:水电规划

国和网校  [2015-04-17 10:22:00 ]  【

  水电规划案例题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m2,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三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或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第一组问题: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及拟开发河流水文特征调查;

  (2)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落及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现状问题及原因演替趋势调查分析;

  (3)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重要经济鱼类的“三场”调查,重要饵料生物的调查,洄游性鱼类特性调查;

  (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之等级、功能区划、保护对象及其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是本规划生态现状调查的重点对象。

  2,给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

  (1)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有:保护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陆生、水生生态环境及重要物种的栖息地,重点保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种群密度,维护区域生产力,尽可能保持流域景观生态体系。

  (2)评价指标以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可选取重要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否消失,规划建设项目与重要生境的区位关系及可能受到的影响,规划工程对珍稀保护物种的影响,分析、评价是否会因本规划实施而发生陆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分析与流域内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程度,工程建设土石方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陆生生态:主要从流域生态完整性、流域生物多样性、对局地气候、对环境敏感对象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影响方式、程度与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对规划方案可能影响的珍稀、保护陆生动植物进行评价。

  (2)水生生态:分析评价区域内水域生态条件、水生生物组成特点、种群数量以及下游河段中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重点是重要经济鱼类三场及珍稀、洄游性鱼类的调查及影响评价。

  (3)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预测分析规划实施各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水库建成导致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施工区,特别是渣场布置的环境可行性。

  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需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1)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性影响;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累积性或叠加影响;

  (3)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5,规划实施后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1)水资源影响:有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主要是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及其影响,水质污染影响;

  (2)生态影响: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影响,特别是对陆生珍稀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影响;水文情势变化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重要经济鱼类的影响;

  (3)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规划实施后由于淹没及冲蚀等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影响;

  (4)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是移民安置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区域能源结构、交通、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人群健康、宗教信仰、后备土地资源等的影响。

  第二组问题:

  1,本指出规划实施的敏感问题及环境制约因素。

  流域内社会经济背景主要是地方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对外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可能存在天然林破坏、陡坡开垦农田而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与水土流失;也可能性存在一定的自然灾害。流域开发有较大的移民安置量,且涉及2个县9个乡镇21个村,有跨界影响问题。

  河流中有重要经济鱼类需要保护;更为重要的是流域内有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即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需要特别保护。

  2,给出规划实施的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1)梯级开发联合调度,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保证减脱水河段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流域其他方面基本的需水要求;

  (2)各水电站大坝应建设针对洄游性鱼类的过鱼通道;

  (3)加强渔政管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必要时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4)适度发展水库养鱼;

  (5)加强流域绿化、禁止陡坡开垦、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水污染。

  3,该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不确定性主要有哪些?

  (1)流域整体规划的不确定性,规划环评是早期介入,流域的整体规划除开发建设梯级电站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划,各规划实施均存在不确定性,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也存在不确定问题。

  (2)工程建设内容的不确定性,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规划工程建设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3)减水河段与下泄流量问题,生态需水量的确定目前还是一个问题,联合调度可能因各方的利益而发生矛盾。

  (4)环评的时效性和技术问题,如环评批复后五年未实施,则需要重新报批环评报告。

  4,河流生态需水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主要包括维持生物栖息地需水、河流自净需水、景观需水、人畜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取水,不包括区间汇流。

  5,本规划环评宜从何时开始,说明原因。

  从规划方案形成时开始,参与规划的优化过程,即早期介入。这样才能将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融入到规划方案中,在实施时才能充分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组问题:

  1,生态现状评价需要具备哪些图件?

  地理位置图、遥感影像图、规划总平面图、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植被类型图、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及其功能区划图、土壤侵蚀图。

  2,本规划实施后对流域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自然河流变成了一条受人工控制的河流,梯级开发将一条完整的河流分割成几段不同水文特征和水生生态的河段。以生态影响最为明显,部分河段出现减脱水段,生态系统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均将受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原河流中的经济鱼类,其“三场”将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移民安置不但造成生态影响,也会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

  3,除规划推荐方案、两个比选方案外,是否还需要其他方案,说明理由。

  (1)还应有零方案。由于流域有重要生态保护目标,虽然规划报告认为对其影响不突出,但流域开发移民量大,工程量大,影响范围、程度大,环境影响评价还需要进行深入评价,分析零方案也是必要的。

  (3)另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也可以建议对推荐方案进行修改或补充,也可以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其他规划方案。但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4,指出生态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因子。

  (1)陆生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分布现状、数量;水生动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数量与分布;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土流失现状;景观体系构成。

  (2)水电规划项目建设及运行对水、陆生动植物影响方式、程度及范围;对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的影响;水土流失及其控制措施分析;景观破坏程度及恢复措施分析。

  5,对风景名胜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风景区整体性的影响。梯级开发时工程阻隔、施工破坏,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完整性的不利影响。

  (2)景观影响。对重要旅游景观、景区或景点自然风貌的不利影响,大坝泄水雾化对观景的不利影响。

  (3)旅游服务环境与收入的影响。特别是梯级电站开发施工期对旅游交通环境、服务、安全及旅游收入的不利影响。

  第四组问题:

  1,指出气体过饱和不利影响及解决方案。

  (1)气体过饱和主要是氮气的过饱和,将导致鱼类患气泡病而死亡。

  (2)解决气体过饱和问题,一般采取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多孔或分层泄水方式。

  2,水库水体温度变化调查方法与解决方案

  类比调查、监测与模式预测法。

  3,若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梯级开发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并非规划所言之不会生明显影响而是影响明显,该如何处理?

  根据影响预测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或调整,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不利影响,选择对其影响最小的规划方案。

  (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开发区,凡涉及到此类敏感区时,在其开发建设方案或规定方案中应予避开。如果没有绕避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也需要提出绕避方案,并进行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

  4,如何对该规划进行分析

  (1)阐述规划方案。明确规划制定的背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及布局、规划实施时期(近期、中期、远期),预期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2)指出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国家大政方针、符合当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或主流、规划内容及布局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等。

  (3)分析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引发的不利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因素,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指标。

  (规划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但要注意规划分析与一般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同,特别是与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区别。)

  5,指出该规划实施的主要影响

  (1)规划项目实施对河流、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对河流完整性的分割及区域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洄游性鱼类“三场”及虾、蟹的通道的阻断影响。

  (2)规划实施后梯级开淹没损失及对陆生生态的不利影响。包括对农田、村庄及有关建筑、林草地等植被的淹没,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境分割与阻隔,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

  (3)由于移民安置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安置区环境压力、生态破坏、农田开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环境卫生及生活方式等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利影响。

  (4)对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及文物等的不利影响,包括淹没消失、观赏性损失、保护价值损失等。

  (5)对区域景观格局的改变等不利影响。

  (规划类型不同,规划区域环境特征不同,其环境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题干给出的内容。考试一般是不应该脱离题干内涵的。)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