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备考经验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环境监测数据的应用性探析

国和网校  [2010-05-29 16:50:00 ]  【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质量。但是,目前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环境管理工作。

  1 存在的问题

  (1)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现场调查不详细,采样方案无针对性,采样的频率偏低,操作不够规范等。对工业污染源监测,废水一般每年2~4次,废气、噪声每年1~2次,固体废弃物的监测频次更低。在采集工业废气时,一般随机采样仅几分钟、十几分钟,结果只能是一个瞬间值。对于地面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常规监测也存在采样频率不足,采样断面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差,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应用。

  (2)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不足。一般情况下,监测部门只是将监测结果上报管理部门,而忽视了监测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从而缺少针对性强的监测分析报告,造成环境管理部门真正需要的信息少。在环境质量监测报告中,污染源评价与地面水评价相脱离,没有对环境背景进行说明,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解释不清,找不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网络,如主要流域的水质监测,环保、水利、渔业、交通等部门均有各自的监测站(网),常常形成重叠监测。各部门监测站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由于监测网络不成体系,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无法实现数据共享,造成数据的闲置和浪费。

  (4)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尚待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始终贯穿于污染物的采样、相关参数测定、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测试、数据处理及测试报告的整个监测过程之中。但是,许多监测部门质量保证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难以反映污染物真实情况。

  (5)环境监测与管理缺乏交流和沟通。环境监测缺乏服务质量制约机制和服务意识,管理缺乏依靠监测的制约机制和科学管理意识。如果监测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管理部门提供监测数据,管理部门就不能实行科学管理。反之,如果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掌握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就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6)对企业、社会、政府服务意识不强。当前存在着重监测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的问题。监测部门未能将监测数据及时、完整地反馈给企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以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也不能针对性地给予解决。环保部门未能会同有关部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制订出的环境保护规划不够全面,削弱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

  2 建议和对策

  2.1 提高样品采集质量

  作为制定采样方案的基础和前提,现场调查尽可能详尽准确。在综合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核实相关资料,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采样断面、采样点位,采样周期和采样频次,制定出完备的采样方案,从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对于工业污染源,可筛选出重点污染源、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对于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地区和重点污染行业,采取较高的采样频次,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根据情况可适当减少。

  2.2 强化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

  监测部门不但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写出完整和针对性强的分析报告,还应根据排污单位的行业特点及监测时的生产状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做出污染物排放情况、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的正确结论。与常规环境质量监测相结合,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为环境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监测信息。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搞好信息化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同步、连续的服务。

  2.3 加强监测网络管理

  由于环境监测网络涉及多个部门,为加强对环境监测网络的管理,建议由环保部门协同有关部门组建环境监测网络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监测网络各部门上下支持、专业互补,增强整体监测能力,并在促进监测技术规范化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网络将分散的局部的监测信息转化为集中的整体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