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实战培训讲义(172)

国和网校  [2010-07-21 13:03:00 ]  【

四、环境影。向预测和环保措施

1.生态影响

(1)建设期生态影响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工程永久占地27.22hm2,建设期临时占地0.37hm’,地面土方工程量较大,大量的地表剥离、挖填方,将在局部范围内破坏地表植被,短期内加剧水土流失,产生一定的负面生态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①做好施工场地规划,划定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减少施工影响、尽量少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②施工结束后对于临时占地和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按照《土地复垦规定》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

(2)运营期生态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①地表沉陷的生态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

选择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移动变形预测,考虑山区滑动的影响,对预测模式作山区修正。

预测公式(略)。

参数取值主要与煤层开采方法、顶板管理方法、上覆岩层性质、重复采动次数及采深和采厚比等因素相关。根据筠连矿区开发环评中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及区域地质条件选择,根据煤层各分层厚度和响应的岩性评价系数、岩性影响系数、煤层倾角等数据,计算出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水平移动系数、拐点偏移距及影响传播角。参数计算结果见表5。

 预测结果表明,本井田首采区开采后,南一采区地面最大下沉值2095111111,北一采区地面最大下沉值2 587mm:全井田煤层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2 587mill,计算结果见表6。

地表沉陷不会改变井田区域总体地貌类型,主要影响为诱发滑坡、造成局部区域的地表裂缝,陡峭山体可能出现崩塌等。首采区开采后,受沉陷影响的总面积为6.23km2,其中影响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分别为326.55hm2和145.24hm2,分别占受影响面积的52.42%和23.31%;受影响基本农田301.54hm2,占受影响耕地面积的81.31%。

全井田开采后,井田及周边受地表沉陷影响面积为28.92km2;井田范围内受影响的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2085.71hm2和417.53hm2,占开采区影响面积的72.12%和14.44%;受影响的耕地中基本农田约1 393.33hm2,占受影响耕地面积的66.8%。

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为: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恢复按照因地制宜、适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地恢复,采取生态重置与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土地整治方案。对宽度小于100mm的地表裂缝,以自然恢复为主,对宽度大于100mm的地表裂缝,以人工填堵为主,机械封堵为辅;对受中度破坏无法恢复功能的基本农田,由建设单位出资,由当地国土部门负责开垦出同等质量和面积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对占地和耕地受影响的农产进行经济补偿。

生态综合整治目标:沉陷土地复垦率达到90%,沉陷区植被恢复大于95%,危害性滑坡、裂缝等沉陷灾害的治理率达到95%,整治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0.0%,基本农田恢复率达到100%。

生态补偿:全井田土地复垦所需费用为922.87万元;耕地和林地补偿费共163.75万元,整治和补偿费用纳入武乐煤矿生产成本中。由建设单位按吨煤0.35元的比例提取,交当地政府,统一安排进行生态整治。

制定生态管理和监控计划,设专人负责该计划的落实。

②沉陷对村庄的影响及搬迁安置

武乐井田范围内涉及19个行政村3 095户12478人。沉陷预测结果表明,本井田开采后,全井田将有1 238户居民(5 069人)房屋受到Ⅳ级破坏。

地表沉陷保护措施:对井田范围内的F89、F90和F5断层(点)两侧留设保安煤柱,井田边界、煤层露头、井田内的大罗瓦河、巡司河、采区边界及井田内较大的村庄等留设保护煤柱。

根据村庄分布特征、人口多少和村庄受地表沉陷影响程度和特点,对受影响的村庄采取加固、修复、搬迁或留设保护煤柱相结合的保护措施。

搬迁地选择原则: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尽可能地迁入水源比较丰富的巡司河、大罗瓦河两岸,生活用水有保证,方便农业生产,就近搬迁。

居民搬迁安置方案:全井田需搬迁15个自然村1 238户5069人。根据矿井开采计划及开采时序,井田范围内村庄需相继分批分时段进行搬迁安置,其中首采区有337户1 268人,计划在采区工作面布置之前采用一次性整体搬迁的方式,搬迁地将结合采区煤柱以及断层煤柱的设置,安置在煤柱保护区域内或搬迁出井田影响区域;其他采区将在该采区工作面布置之前采用一次性整体搬迁的方式。

预计首采区村庄的搬迁费用为1 348.0万元,由建设单位出资,当地政府进行协助安置,建设单位已出具承诺函予以保证,筠连县国土资源局已行文同意负责搬迁安置工作。

③地质灾害影响与防护

采煤诱发滑坡和岩体崩塌等地质灾害是我国西南山区煤矿开采的特点。武乐煤矿生产中可能诱发H,滑坡体和H;滑坡体,影响铁索桥一魏家村滑坡(H1),可能会伴随小型次级滑动面产生,采煤对大院子一五个田滑坡(H,)影响小。在武乐煤矿井田区内无大规模的崩塌体,有局部陡岩。采取措施后,滑坡和崩塌发生不会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损失。

防治措施:在南一采区中部的H3滑坡上的居民位于首采区,提前搬迁;H6滑坡上的居民位于井田边界,受边界煤柱保护,不搬迁;加强对H,和H2滑坡体的岩移观测;增加南六采区南部边界煤柱200—250m,避免诱发H6滑坡体发生滑坡;在南一采区中部的H3滑坡体前缘舌地,打防滑桩、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同时采取植物扩坡、周围设排水沟等进行综合治理;在大院子一五个田滑坡(H:)和铁索桥一魏家村滑坡(H,)周围设排水沟;严禁在滑坡等不稳定山体下新建房屋;对因矿井开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治理率达到95%以上;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设立警示标志;提出具体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灾害发生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灾害发牛后,及时恢复受损的农田和植被。 考试用书

分析:

煤炭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主要是采煤沉陷及沉陷引发的地下水的漏失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陷引发的建筑物和居民搬迁等社会环境影响。地表沉陷的预测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及对模式的修正,需明确参数的选取原则和来源,给出沉陷后最大水平变形值、沉陷深度等值线图,两水平开采的矿井需分别给出一水平和全井田开采后沉陷曲线等值线图。地表沉陷的生态影响应根据同一地区采煤的生态影响调查,结合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评价结论。生态恢复规划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占用农田和林地的要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经济补偿,对占用或使基本农田丧失使用功能的,要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占一补一”,做到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对生态的补偿措施要具体,列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生态恢复的执行主体,即生态补偿机制。对居民的搬迁,要制定全井田的搬迁规划,绘制搬迁计划图,对首采区要求煤矿投产前一次搬迁到位,避免二次搬迁。分析迁入地的承载力:对于西南山区,采煤引发的滑坡现象不容忽视,应结合国土部门要求开展的地质灾害评价工作,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